魔炮少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群众喜闻乐见的情节来了~笑,皇女的逆袭,魔炮少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遐想间隙,做上流社会打扮的三人,已踏入闹市区。
同许多欧陆城市一样,赫尔辛基市区也遍布着各种有轨电车,开放式车厢沿马股间距的轨道缓缓前行,不时震响到站的摇铃声。
在大道两侧,耸立着一幢幢三层或四层楼高的砖石建筑,与温暖地带兄弟不同的是,它们均拱起一层陡峭屋檐,以避免大雪堆积的质量压垮房梁。
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一根根电线杆子,这些原木材质的粗大棍状物,就像复数的船舶桅杆,被工业巨人强插进砖石路面,牵连起破坏景致的索线。
望着街头不算稀疏的人流,莉莉的脸色隐隐有些苍白,她小声问道:“小姐,我们先去哪儿?”
“嗯……还是先去参议员广场吧!”
来回捣腾地图,对周围一切都不熟的阿娜斯塔西娅,干脆先从赫尔辛基的标志性建筑开始。
源自被沙皇指定为首府的幸运,在19世纪的最初10年,赫尔辛基作为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筑的中等规模城市,决定将其中心区域完全重新设计并重建。
该项工程由一位贵族,约翰·阿尔布雷克特·埃伦斯特伦设计并监造,同时德国建筑师卡尔·路德维格·恩格尔负责设计新古典建筑,它们构成了赫尔辛基城市行政和学术中心的核心部分。
“此地就是参议员广场,占地过7000平米,中心竖立的沙皇雕像是上世纪80年代起设计的……”
拥有半个“地主”头衔的曼纳海姆少将,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藏青色西服,随行介绍说。
作为罗曼诺夫王朝诸君主中的一员,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头远不及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亚历山大一世等响亮,但其秉政年代的“大改革”动作,却深深影响着沙皇俄国,直至其崩溃陨落。
身为解放农奴的带头人,这位隐忍着克里米亚战争耻辱的继位帝君,被迫在专制权力上做出种种退让动作,包括成立起一套所谓的“地方自治”系统,将司法系统从行政体系内剥离等。
“解放者皇帝”的头衔,或许是一种赞美,但同时也是一种例证——传统的沙皇专政体制,已经不再适合工业化国家的发展,他必须且被迫承认,被资本推动的民间力量的崛起与昌盛。
当然,若仅止如此,尚不足以使芬兰人为这位沙皇陛下在参议员广场中心竖起一根纪念柱。这类沿袭自罗马帝国时代的夸耀传统,往往集中向军功武略,最典型的就是图拉真凯旋柱。
“是因为波兰吗?”走到基座下方,阿娜斯塔西娅抬头仰望着她的祖辈形象。
分成两段式的基座,下段竖立起前后左右四个女性形象,她们或手持剑盾背依猛兽,或挟捧麦穗执握钩镰,亦或者伴随天使,充满着宗教哲学的寓意象征。
而在这四个铜绿雕塑之上,顶天矗立的青铜泰坦就是亚历山大二世。
雕塑中的已故沙皇,雄姿英伟,身着一袭军装,连肩章、流苏与穗带都清晰可表,唯一奇怪的是,他手中执握着的不是剑,而是书本。
似乎是为诠释疑惑,跟进的曼纳海姆继续往下道:“这座雕像由公国内的雕塑家瓦尔特尔·鲁内贝格设计的,并在1894年正式完工,旨在纪念公国的法律机构——芬兰议会在1863年重新成立。它同时也是纪念实现公国在俄罗斯帝国内获得其他自治的改革……”
“当然,先生,我一直很相信公国国民对陛下,对于帝国的忠诚!”
阿娜斯塔西娅用确凿无疑的口吻陈述一个事实。
“早在1863年,芬兰的爱国者们即用行动证明,他们同那群贪得无厌的波兰人不同,w.knshu.c 他们是缄默而有信仰的!”
“而那些波兰人,哼~”少女用不屑的鼻音过渡,“那些波兰人就像诺曼·戴维斯的概括,皇帝陛下‘让了一寸,而他的波兰臣民们马上就想到要一英里’,如此贪得无厌不知悔改之徒,也难怪曾经制霸东欧的波兰-立陶宛大公国会沦落为四分五裂,进而被三强瓜分的下场,这真是既可悲又可叹……”
转过身来,借助台阶落差,阿娜斯塔西娅直视曼纳海姆双眼,用海一般的蔚蓝传递着无可动摇的信念。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想要得到些什么,就必须付出些什么,‘等价交换’的原则并非炼金术师呓语,而是真实的因果律折射。我和沙皇陛下都相信公国人民是理性的,绝非那群总在冲动的波兰人一样,凭激情而不是智慧办事!”
曼纳海姆微颔片刻,才应道:“您说得很对,殿下。”
两人的对话,平凡却不平淡。
尽管不清楚曼纳海姆代表了哪些人的意思,可阿娜斯塔西娅听得出来,他刚才是借助雕像来映射现状,希望当今的沙皇陛下能像亚历山大二世那样,赋予并尊重芬兰大公国的自治传统,而非简单粗暴的干涉公国内政。
只不过,阿娜斯塔西娅回应得更快更直接,她用波兰做批判例子,企图警告那些通过曼纳海姆传话的人——想要权力可以,但你们首先必须付出代价,付出让沙皇认为值得交换的代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