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奇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古今胥吏致富的秘密,明末大枭雄,东方奇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壮班主要负责守城,协助快班缉捕盗寇。
快班分步快,马快,始为传递公文而设,后以缉捕为主要职责。
六房即仿照朝廷六部设立的吏房、户房、工房、刑防、兵房、礼房
负责登记收发文件、誊写状榜等事宜的收发房;
负责管理县属银钱出入的库房,又称账房;
有专司知县审官司时原、被告应填之表格及口供笔录事宜的招房;
又负责管理粮仓的仓房,仓房下属库子4名。
一般州县人员不过在一百人之内,严重不足,为了控制地方,一般来说,一名正式衙役,手下往往有三四名“白役”。
而这个余二爷就是官府里面的白役,就像最初的城管那样,没有公务员的编制,但执行公务,而收取的费用除了自己日常开支之外,更多的就是交给上司进行分配。
余二爷当场天就在场里面收租税,只要进场买卖货物的,都要抽3,5分作为租税,平时跟随衙役后面收一定赋税,如此成为地方闻名的大人物,很多店铺老板都畏惧其三份。
看到李定国不知道有白役这种身份,为了证实自己身份,更是将自己神通说得天花乱坠的,为了让李定国屈服,一再数落饭店老板,声言今年本来应该收取2两银币管理费用的,自己看到没少在茶馆白喝茶叶没有收取,现在竟然给打自己的人端茶送水的。
而看到茶客打了余二爷,茶馆掌柜的显得局促不安,一再劝诫李定国,一再央求旁边的黄鹂,希望大事化小事,希望李定国等人能够向余二爷赔礼道歉。
搞了半天,李定国终于搞清楚了,原来这个余二爷竟然是一个白役。
这个余二爷也颇有创意天才的,所有工商户平日缴纳多少工商赋税,就缴纳多少多少管理费。
再加上每个进场做买卖的都要收取3分,5分的管理费用,如此每个场子一年光是管理费用就能够收两,三百两白银。
这可比推行新政后官府收取的商赋还要多,除了感叹古代胥吏巧立名目之外,很多事情终于想明白了。
在前世看到内地很多公务员一个个工资非常低,但大家每天吃香喝辣的,穿着、吃饭、住宿非常讲究,大概就是收取这些根本不入财政的官吏费用,收取各种办事费用。
也就是这样,县里面不但供着余二爷这些没有编制的两倍、三倍白役,普通衙役一年下来还能够收取10倍俸禄的份子钱。
仔细听着,李定国深深的感到在推行新政之余,最重要的是清理公务员,哦,应该是衙役队伍,到底如何清理公务员队伍?
是通过规范收费,还是通过民主制度,抑或其他制度逐步改变不良胥吏对社会的影响?
在随后几天,李定国一面陪着黄鹂散步,玩乐,一面督查各个小组土地清丈复核结果,人口清查结果。
复核土地清丈结果与过去官府丈量的,与这次清丈的差异不是很大,除了很多豪门大户大量隐瞒土地之外,普通农家隐瞒不是很多,如此实际土地比洪武年间多3成左右,比万历年间多1成左右。
在清丈土地过程中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那就是除了户房掌握的土地之外,兵房还掌控着3成以上的土地,特别是在广西这些偏远地区,卫所非常密布地区,有的地区整片整片的土地完全归过去的五军都督府管辖,地方州县根本无权过问。
若是将过去归五军都督府管辖的土地归纳在一起,梧州府的土地面积从100万亩增加到180万亩,与万历年间统计的户部、五军都督府两个部门统计的土地差不多。
虽然土地面积变化不大,但人口则是数倍于从前,由于采用户口薄,采用身份证等方面的手段,听到若无户口薄、身份证的,若是吃了官司将罪加一等。
为了清查满清奸细、叛徒,在半年后若查到无户口薄、若无身份证的,将当做奸细、叛徒论处。
…….
成年男女纷纷补办身份证,如此人口突然呈现“爆炸性增长”
想必万历年间梧州府户房统计人口,由12万变为25万,基本上多了一倍。
有人更是感叹,在崇祯末年辖区人口更多,由于大家反对满清剃发令,再加上士绅不断带头抵抗,满清侵入之后常常整村整村的屠戮,保守估计五六年下来足足死了5万余人,如此足见死亡人数之多,满清屠戮之惨烈。
看到这样一个数字,除了感慨满清屠戮惨烈,比之小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外,就是感慨古代人口管理。
难怪满清庸正要搞摊丁入亩,大概是人口又实在难以统计,又想从民众身上大量收取各种赋税,既然土地跑不了,土地不好隐瞒误报,那么无能、贪婪的满清朝廷就摊丁入亩,将丁赋计入土地之中,收取数倍的田赋吧。
除了土地令人欣喜之外,就是各地虽然经过清军屠戮,但大户人家颇多,各县土地面积超过1千亩的大户人家有二三十家,工商铺非常发达,每个县工商店面多接近千余家。
特别是工商户,在按照三等九则征收工商赋税之后,每个县工商赋税是过去数倍之多。(明朝商赋征收基本上名存实亡。)
梧州府青壮在4万余人,按照每人每年缴纳5钱丁赋,如此梧州府丁赋超过2万两。 .uanshm
在欣喜之余,李定国也处罚了几个弄虚作假的差役,特别是余二爷这种欺行霸市的白役,看着对方哭哭滴滴的样子,黄鹂显得不舍求情道:“王爷,民众都说这两个衙役是好人啊,他们又没有刻意盘剥村民,他们只是少丈量土地啊。”
李定国摇头道:“自古以来慈不掌兵、厚不掌财,国家向来都有法纪,若都像他们这样,如此赋税收不上来,官府没有钱修缮水利道路,官府没有钱救济灾民,官府没有钱养兵,如此各路义军四起,方造成国家大乱,满清入侵啊。”
黄鹂不信,李定国随口讲了几个小故事,感到这些故事有的发生自己身边,有的是别人亲口告诉自己的。
很多明军官兵几个月没有饷银,大家衣食无着,向上面官府衙门请饷,但官府老爷置若罔闻,大家迫于无奈发动兵变闯入周围大户人家掳掠饷银补贴家用,但因为官兵掳掠乡里而被人误以为兵变,大家被追杀。
大家南征北战数年都颇为疲倦,也接受朝廷招安,但朝廷根本发不出任何钱粮补贴义军,为生计所迫,大家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重新武装叛乱。
大脑里面另外一个声音一直在说,大家没有谁愿意亡命疆场,大家多是为生活所逼。
听李定国讲得如此严重,有的自己脑海一片模糊让旁边一个个侍卫亲口讲述,当听到这样多血淋淋的事实之后,黄鹂眼中含着泪水,垭口无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