锴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5斗米道,塑山河,锴础,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徐州,琅琊。
琅琊是徐州的府城,也是五斗米道势力最为根深蒂固的地方。
*
五斗米道是由钱塘道士杜子恭所创,因入道需奉五斗米,故名之。
传言杜子恭身怀秘术,能为人驱邪治病,所以很快就在魏国境内名噪一时,他弟子众多,其中有很多世家大族之人。
杜子恭死后,其弟子琅琊孙氏家主——孙敬远继为五斗米道第二任教主。
五斗米道的道徒,信奉长生久视之道,信仰天、地、水三官,尤其相信水仙。
孙敬远仙逝海葬时,五斗米道信徒认为他已成“水仙”,投水从死者竟多达数百人。
*
历经百余年的传教、渗透,五斗米道在琅琊早已经有了超然的地位。
孙敬远的侄子孙灵秀,也就是五斗米道第三任教主,他的一句话,很多时候比当地官府和徐州的刺史更有用。
对于这种情况,官府不是没有警惕,朝廷密探也一直有关注。
但五斗米道的组织和行事非常隐秘,再加上官府也被渗透得很严重,徐州的刺史这几年来,力不从心之感愈发地加深了。
可面对信徒多如牛毛的五斗米道,他又不敢采取过激的行为,只能姑且用消极的行动来遏制。
这种态度,实际上跟放任无异。
就在朝廷中枢接到、鄱阳城被攻陷那份奏笺的第二日下午,一名五斗米道的道徒策马飞奔返回了静极观。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静极观可以看成是、五斗米道在琅琊城明面上的大本营。
因为教主孙灵秀的坚持,静极观的占地面积并不大,但规模却十分讲究。
四围设置有前亭、后台、东楼、西阁,以负责接待四方道徒。
静极观内的中央大殿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内院里更是有着园林、卫堂、武场等种种建筑。
便是跟徐州的刺史府比起来,也丝毫不见逊色。
除此之外,这里还常年有一千名五斗米道的道徒自发驻守。
*
对自家死士很有信心的葛东来、燕复若有幸来到这里,绝对会羞愧得无地自容。
鸿帮这些年来陆续训练出的核心帮众,跟这些悍勇的道徒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前者连魏国境内的地方军队都不如,而五斗米道的这些道徒,却足以跟魏国最精锐的边军、甚至是襄阳军抗衡。
*
通过了这些驻守者的搜身,这名风尘仆仆赶回来的道徒、带着一份情报来到静虚观的内院。
“江州乱民造反,大败州府豫章的官军,攻陷了鄱阳城?”
左天师卢于先看过信件,不由大吃一惊,抬头望向了坐在仙鹤台上面的一名男子。
这个身着青色道袍、面色沉静如水的男子,就是五斗米道的教主——孙灵秀。
哪怕他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有着一股飘然出尘的味道。
不过,听闻这个消息后,孙灵秀的心境也难以保持,先前那股出尘气息顿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亮起精芒的双眼,还有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场。
孙灵秀抬首,旁边立时就有道徒架起木桌,摊开了一张比桌案都大的地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