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5章大宋的官制,宋缔,我欲乘风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宋的财政一项是由包拯负责,计相的主要工作便是负责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仅次于宰相,包拯以及三司的权利有多大?
盐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事;度支掌管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等事;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可见三司权任甚重。
三司同样还有限制皇帝肆意挥霍国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这最赵祯来说并不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相反,对于皇权的这种限制,赵祯大为欣慰。
大宋皇帝的集权其实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随着相权的被削弱了,赵祯自己基本上掌握了政权,军政之权却是由两府主持,不过用兵的权利却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只余下财权还在三司。
可以说赵祯从继位以来,对相权的削弱就从未停止过,相权是一国之重,几乎集军政权柄与一身。
而现在的枢密院已经从相权之中取代了很多权利,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这些原本是在相权手中的。
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以升拣、废置揭帖兵籍;有调发更戍,则遣使给降兵符。
除授内侍省官及武选官,将领路分都监、缘边都巡检使以上。大事则禀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则拟进,其付授者用扎。
先具所得旨,关门下省审覆。面得旨者为录白,批奏得画者为画旨,并留为底。惟以白纸录送,皆候报施行。其被御宝批旨者,即送门下省缴覆。应给诰者,关中书省命词。
即便干大计,造作、支移军器,及除都副承旨、三衙管军、三路沿边帅臣、太仆寺官,文臣换右职,仍要去三省取旨。
别说是一般的朝臣,便是赵祯对自己手中的各个部门都是头疼的紧!太祖皇帝定下叠床架屋的管理模式虽然避免了朝臣权利过大的可能,却也使得职司不分,责任不明的情况屡屡出现。
三省之中形式上还保留尚书省的组织,但权力既不归属,郎官又不治事,权借此以寄禄秩,别无差遣,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
至于原本审核诏令公文的门下省,在大宋也只主朝仪官威等事,名存实亡,聊胜于无。
和以上两者不同的是,大宋虽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但其中中书省之权特重。
宰相不专任三高官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任命省、台、寺、监、侍从、知州军、通判等官员。”
在赵祯看来,这些叠床架屋的文官机构,和臃肿庞大的官僚体系都需要进行一场改革,为的是提高效率,同时也要更加彻底的分清责任。
对待老赵家先祖们留下的制度,赵祯可是不打算一竿子打死的,第一在外人眼中不好看,第二确实为皇权的统治增加了重要的筹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