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灰太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烽烟处处鏖战急,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东方灰太羊,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由于统领的军队规模逐渐增加,沐剑声自己也需要从中吸取经验,提高水平,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些疏漏,而让手下的将士们白白丢掉性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才是自己一惯的追求。
此外由于江西境内大江大河甚多,没有水军则十分不便,于是沐剑声下令在会昌城设立了水军的基地,并从闽粤两地调集水军和工匠,开始搜集和建造小型船只和木筏竹排等,为下一步水上作战打基础。
由于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明军进入了全面的整修期,攻势完全停止。而在清兵一方,也巴不得有此喘息的时间,于是也借机停下来进行整顿,整修各处防御工事,补充前线战损的兵力,这样赣州附近各线陷入了短暂的平静,双方各自悄悄积蓄实力,准备下一回合的交手。
再说湖广战场。就在明军展开三路进攻的同时,大周皇帝吴三桂也抓住时机,集结兵力在东线湖广战场发起进攻,先后攻克洪湖和崇阳,目标直指重镇咸宁,进逼满清长江防线的核心之地武昌。
面对吴三桂的进攻,满清安亲王岳乐沉着调兵遣将,阻挡敌军,同时也判断出吴三桂的声东击西之计,传令荆州方面的蔡毓荣加紧戒备,严防吴军的突袭。果然,吴三桂的确派出了大将祖泽清前往偷袭荆州,然而面对有所准备的清兵,突袭变为强攻,随后双方在公安附近展开激战,数万人沿江进行厮杀,血拼一场。
最终,由于吴军的战力更为强悍一些,而且加上准备较为充分,逐渐占据了一些优势,随后逐步扩大优势,进而化为胜势,得以攻克了公安,清兵残余军队一路败逃至荆州,周军算是小胜一场。随后他们趁势进兵,基本肃清了湖广区域内、武昌以西江南地带的清兵,成功把清兵压缩至江北防守,仅仅留下武昌及附近的狭小区域固守。
随后吴三桂更是携战胜之威,亲自统领两万中军,在两万水军配合下逆江而上,向荆州的门户江陵发起攻击,经过了三天的血战之后,终于攻克了江陵重镇,成功在江北扎下了一颗钉子。又在休息了三天之后,吴三桂大军再次出动,汇合驻守公安的军队后,除了留下少数人马守城,调集了约莫六万五千人马,对外号称十万大军,朝荆州发起攻击,大有一举拿下荆州,进而扭转整个湖广战局的气势。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清廷一方也不敢怠慢,连忙抽调宜昌、荆门、襄阳三地的守军来救援荆州,想顺带集合兵力击败吴三桂的主力,一战奠定胜局。只是清廷方面显然判断错误了,吴三桂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其真正的目的却是荆州上游的宜昌。
而为了夺取宜昌,老谋深算的吴三桂这次的准备极为充分,不但提前重金收买了长阳当地的土司,暗中调派大将吴国贞率领一万精兵和三千苗兵潜行在此,悄悄准备了足够的渡江船只,同时他又传令远在重庆的吴之茂,在预定的时间里,带领近两万主力兵马偷偷东下,只待宜昌之兵出援后,就配合吴国贞部突袭宜昌。
果然,经过一番逼真的表演之后,清廷一方出现了失误,为了保证兵力优势,和吴三桂在荆州进行决战,终于从宜昌调兵进行救援。而此时留守宜昌的兵力虽然号称三万,实际上也就两万五千出头,其中还包括水师五千余人,在抽调了一万人多人之后,实际上仅剩一万来人防守城池,兵力已经十分单薄。
事实上,宜昌守军的情况早就被吴军细作获悉,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计划。但是天意也显然在吴军一方,毕竟这种跨越较远区域的协同作战,如果时间差异过大,就容易错过战机,甚至反而被对手所乘,不过这一次,吴军的好运使得他们基本把控住了战机。
当援救荆州的人马刚出发三天后,三万多周军就出现在城外,并且迅速展开攻击。面对这个情况,守军立时就慌乱起来。此时负责守城的清兵统兵大将察尼一看形势不妙,连忙带领亲军亲临城上进行防守,一面又派人向襄阳等地告急求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