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老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单兵立体战术,梦回明朝当霸主,墨老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枪、短枪、刺刀,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是陈耀祖为他的火枪新军构思的完整立体战术。
在中远距离上,军士们使用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长枪来击敌。
到了中短距离,就使用装弹更方便快捷的短枪来射击。
到了近距离,则用长枪加刺刀来进行近身肉搏战。
这三者相结合,火枪新军就可以完全抛弃传统的冷兵器来进行独立作战。
因此,在陈耀祖的新军架构里面,短枪是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的。
与传统的军队相比,陈耀祖一开始就准备走精兵路线。因此他的兵,将不及投入地长短枪一起装备,以实现立体作战的目标。
关于精兵路线的想法,陈耀祖是受倭寇的启发的。
据史载,在明朝早中期,一支纪律严明、武艺高强、不畏生死的纯倭寇入侵队伍,仅仅几十人的规模,就可以在大明境内洗劫上千里,面对大明上万军队的围堵如入无人之境,经过数月的奔袭之后还能全身而退。
所以,从一开始,陈耀祖就没打算在他的新军上使用人海战术,而是准备精兵策略。
基于这种考虑,短枪在陈耀祖的整体战术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这也正是陈耀祖要将短枪的管长定为30厘米的主要原因。
原本按照正常的设计,短枪,也就是手枪的枪管要尽可能的短,以便于携带。
但是管长变短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射程和精度都会有很大的牺牲,尤其是现在的枪还是黑火药加滑膛枪的情况下。
而按照后世的统计,在兼顾射程、精度与轻便性的情况下,30-40倍口径的管长是最佳的选择,所以陈耀祖为他的短枪咬牙定下了30厘米管长的标准。
枪管的变长,会导致这支短枪在重量上有所加重,为了减重,陈耀祖只好在击发装置等部件上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要求,使得整个击发装置与长枪相比,更加的紧凑和小巧。
并且,在握把等工艺设计上,陈耀祖直接一步到位,使用了更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的“厂”型设计,也就是后世手枪的常见形状,这就对整支枪的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下,陈耀祖将铜匠引入枪支生产的妙处就体现出来了。
与铁匠相比,铜匠在金属部件的制作上比铁匠要精细了许多。
以现在的这支短枪为例,林水生在击发装置和枪支各部件的结合部分采用了相当一部分更加易于精细加工的黄铜部件,不仅实现了陈耀祖的精巧要求,还使得整支枪看起来更加的漂亮,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尽管这支短枪的实际性能还有待长期的测试,但最起码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陈耀祖对这支样枪是非常满意的,简直有点爱不释手。
因此,等整支枪组装完毕后,陈耀祖便迫不及待地试枪了。
他先掂量了一下枪的重量。
整支枪大约有3斤重,虽然相对真正手枪2斤左右的重量还是有点偏重,但陈耀祖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这这支枪的枪管长度达到30厘米。
该先是测试枪支的击发装置是否有效了。
这项测试比较简单,就是往火药池倒发射药,然后空枪击发。
其实这项测试在组装击发装置时就已经测过,陈耀祖只不过是整枪再测试一下而已。
效果相当不错。
陈耀祖连试了十来枪,只有一次未能打着火,作为击发装置比长枪小了一圈的短枪来说,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