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矛盾的根源
溪山掩月.C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矛盾的根源,大楚王朝之我给霸王当谋士,溪山掩月.CS,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范简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相比鲁仲连,范简更喜欢郭开。若是有缘,他也想要一个这样的人在身边。
历史上真正的奴才,最招人喜欢的奴才,除了乾隆的和珅,嬴政的赵高,当属秦桧和郭开了。
果不其然,赵王偃派出去请廉颇的使者被郭开收买,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廉颇虽然老朽,但能吃能喝,就是吃一顿饭去拉了三次屎。”
赵王偃立马就对廉颇没兴趣了,七十多的老头儿了,还能领兵打仗,估计也就只有傻瓜才信。
这件事,做为旁观者的楚国看的最清楚,派人把廉颇接到了楚都寿春。
到了楚国的廉颇明没有立下战功,可能是楚国战事少,比不上秦赵的战争频繁。也可能是廉颇真的老了,无法再上战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廉颇到了楚国,受到楚王熊完的礼遇,他定然能发挥除领兵打仗以外的余热,比如坐镇全国的军事指挥部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将才,操练一支能打的军队等等等。
总得来说,年老的廉颇其实更有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事实上也证明了楚王的这一举动是多么的英明,让楚国成为了坚持到最后的诸侯国,也让楚国在最后的关头涌现出了项燕这样的将才。而后世覆灭秦朝的也是楚国,项羽是项燕的孙子,刘邦虽然是魏国人,但沛县毕竟一直都是楚地,起兵时也是以楚怀王熊心为主公的。再有那个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王,也是妥妥的楚国人。
反观赵国,在秦末时,则是惨不忍睹,那个所谓的赵王歇也不是个明君,昏聩无能。白瞎了李牧的孙子李左车,若是赵王歇能听李左车的,韩信那一万多人的新兵怎么可能是赵国二十万大军的对手。
赵国的君主生性薄凉,此时的这个赵王偃比老赵王还不是东西。他也不想像,廉颇为将四十年,保他赵国三代君王,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样的人即便是真的老了,不能打仗了,接回来落叶归根,让其安享晚年,才是一个明君该有的做为。
而这个赵王偃呢,在国家危难时,顶不住秦国了,才想起了廉颇,派人去请。一听说廉颇老了,立马就将这位为国征战四十年的大功臣弃如敝履,任其老死异乡。
如此薄幸之主,实在是让人心寒,让人失望至极。
“岱王,我不干了。”
被范简一顿忽悠,李牧简直气炸了,实在不想为这什么赵王卖命了。
“我大父(祖父)曾在秦朝为官(秦御使大夫),老了后才返回的赵国。我以前对大父还颇有意见,这才偷偷的跑到北地边塞入伍当兵,想要学廉颇老将军建功立业。以前没想这么多,可现在看透了,却是不能再步廉将军的老路。”
“错,将军似乎忘记我之前说的话了。忠这个字有忠君和忠国,你为国而战,为赵国百姓而战,这才是大义大忠。”
范简说道:“现在赵国正是用人之际,将军你应该挺身而出,接替廉颇的位置才对。”
李牧道:“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边关校尉,如何入的了赵王之眼?”
“想要快速崛起,必然要精心筹谋计画才行。”
“你有何算计?”墨芷来了兴趣。
“跟我来。”
范简走到中军帐的地理沙盘前,在边塞区域比划了一圈儿,问道:“匈奴为何会骚扰边境?你们想过原因没有?”
“为何?”墨芷问。
李牧也陷入了沉思,等待范简的解说。
“所有的人都以为匈奴要入侵中原,其实不然。他们是游牧民族,喜欢的是大草原,喜欢的是骑马射箭,喜欢的是牛肉羊奶。让他们去耕地种植庄稼,人家还不愿意呢。”
“那他们为何进犯我边境?”李牧问。
“有两方面的原因。”
范简说道:“其一是天道自然因素,草原游牧不比农耕,他们不能储存粮食,遇到天灾地灾气温变化等因素,水草缺乏时,牛羊减产,他们就容易侵犯我华夏边境。
这自然因素有长有短,比如旱涝和瘟疫,今年好明年不好。不好的年头他们为了能吃饱饭就会入侵我们抢掠粮食。
在天道层面,还有更大的寒温世影响。短则三五十年,长的三五百年。在大寒世,大寒季,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就是迁徙了。会产生抢占中原地盘儿定居,放弃游牧从事农耕的想法。”
“第二个因素呢?”墨芷问。
“人道因素。”
范简看向了李牧,说道:“我们中原华夏和四夷胡人不光是只有战争打仗,也有交流交易,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创造的物资也不一样。比如我们的布匹,他们的皮毛,我们的粮食,他们的牛羊马匹。
在好的年景,马牛羊产量过剩,大量的牛羊就需要向外输出,否则便会破坏水草平衡。我们的粮食丰收可以储藏入仓库,他们的牛羊是无法储存的,时时刻刻都需要喂养草料,所以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必须杀掉或者输出到我们中原华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