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人心(2),南明靖江王,泱泱大明,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统锜温和地问胡经文:“胡卿缘何反对?”
胡经文原是潜山县监生,正统观念极强,当即大声说道:“靖王不是太祖直系血脉,鲁王才是正统。弃鲁从靖,岂不乱了纲常?”
朱统锜微微有些不悦。当初自己奉鲁监囯为正统,是想得到鲁监囯的帮助,孰知一兵一卒的实惠都没有。自己提出尊奉鲁藩,同时也是对部下的一个试探。不料刚一提出,这胡经文就大声叫好,说自己圣明。搞得自己心灰意冷,只好奉鲁王号令。
唉!这血脉亲疏真得这么重要?自己是庶出的,就真得比不上嫡出的鲁王?朱亨嘉是太祖他哥血脉,就真得不如太祖直系血亲?
“胡卿的看法,诸卿都赞同吗?”
傅谦之、桂蟾二人已被锦衣卫拉拢,自然要为朱亨嘉说话。
桂蟾大声反驳:“太平盛世,重纲常;乱世,重实力。靖王兵强马壮,又有克武昌的大功,最重要的是离咱们近,清军来围剿,随时可以出兵接应咱们。臣以为弃鲁从靖,实乃上策”。
朱统锜想了想:“桂卿之言,亦有理”。
傅谦之笑道:“殿下以为是雪中送炭好,还是锦上添花好?”
朱统锜楞了楞,若有所悟,“自然是雪中送炭好”。
傅谦之大笑:“殿下既知此理,又何故迟疑?鲁王,乃太祖嫡脉,您支持他,犹如锦上添花,不管您如何劳心劳力,他都视为必然;靖王,血脉稀疏,极需得到宗室的认可,您支持他,犹如雪中送炭,他必定会隆重地回报您”。
朱统锜恍然大悟:“孤意已决,弃鲁从靖!”
??
朱统锜的使者余公亮,来到了武昌,表达了弃鲁从靖的来意。朱亨嘉大喜,盛情款待了余公亮。
“听说余卿原是潜山县粮里,因为不满知县胡绳祖滥征田赋,才起的义?”
余公亮暗暗心惊:这监国靖王怎么对吾的底细知道得如此清楚?
“臣惭愧,为了五斗米起兵,被鞑子称为‘十亩贼’”。
“可不要小看了这五斗米,余卿为了潜山百姓多得五斗米,毅然起兵,真义士也!吾大明若多几个余卿这样的义士,何愁国祚不兴?”
君臣二人,交谈甚欢,不知不觉间,余公亮被朱亨嘉折服。
朱亨嘉封朱统锜为宁王。
按祖制,这朱统锜是封不了宁王的。自宁王朱宸濠叛乱被族诛后,宁藩已无正统,朱统锜只不过是庶出而已。
一个庶出的宗室,能封郡王已是莫大的恩宠。朱亨嘉封他为亲王,没安好心。其一是拉拢朱统锜;其二是将朱统锜提高到和鲁王朱以海同样的亲王地位,有利于挑拨二王的关系;其三是故意打破祖制,为自己将来称帝造势。
“余卿,汝回去告诉宁王,万一清军围剿得太狠,让他率部撤到湖广黄州府蕲州一带,那里靠近长江,孤可以派水师支援他”。
余公亮应喏返回。
??
飞旗寨在大别山七十二寨中,名气很大。此寨得名于张献忠,崇祯十五年,张献忠入境,史可法“檄山中之豪,多筑寨自守”,张献忠麾军攻寨,万箭齐发,射断山顶众多旗绳,随风飘扬,故名飞旗寨。
朱统锜端坐在寨内龙椅上,温和地问余公亮:“余卿怎么看这监囯靖王?”
“臣观其龙腾虎步、仪容非凡、英明睿智,乃不世出的雄主”。
朱统锜点点头,不是雄主,也克不了武昌。
“靖王怎么说?”
“靖王听说您弃鲁从靖,十分高兴,封您为宁王”。
宁王?朱统锜大喜。自己一个宁藩庶出的宗室,居然也能袭宁王之爵。傅谦之说得没错,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啊!
“靖监囯有没有说派兵支援咱们大别山七十二寨?”
“靖监囯说,黄州还没打下来,暂时不便到安徽救援。如果清军攻得急,您在潜山县立不住脚,可以撤退到湖广黄州府蕲州一带,那里离长江近,他可以派水师支援我们”。
朱统锜更开心了,跟着靖王比跟着鲁王实惠,至少还能得到水师支援。
潜山一带是他的老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往蕲州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