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五十章 捅了蜜蜂篓子,盗墓:父亲的笔记,宓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女尸是走了,可我们的危机还没有解除。之前我和张仪二人合力的时候,船橹因为年久失修被我们俩个弄断。
眼下小船随着湖水随波逐流,不知道要漂泊到哪里去。
好好的走旱路不好嘛?偏偏就要走水路,偏偏又是张仪作妖造成。我万般的委屈只能憋在肚子里,看看这船到底是要停在哪里?
湖面上刮起东北风,小船飞快的朝西南方飘去,离我们要去的西岸偏了不少。东北风吹到最后,连伽陵也在黑暗中不知道我们去向哪里。张仪坐在船舱里闷闷地不说话,显然也知道自己又闯了祸。
天亮时分,漂了一晚上的小船终于靠岸。这里是大湖西岸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清晨,大湖边上起了大雾,大雾弥漫,周遭连方向都看不清,我拿出罗盘指路,一路带着伽陵和张仪往西面走去。
空气中非常潮湿,从湖面上刮来的风还带着一股子腥味。我想起昨晚的溺水女尸,不知道她被何人所害,惨死在湖中;又或者她被这个男权社会迫害,自溺在湖水中。湖中像她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桃源在这附近。”伽陵道。
“桃源?难道是陶渊明所做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直不好意思开口的张仪问。
我说:“哪有这样的桃花源,那只不过是诗人眼中的避世之处,是理想国是虚幻的。我觉得吧,要么是打渔的武陵人为了哗众取宠编故事,要么就是诗人的浪漫主义。”
伽陵曼妙地嗓音响起:“你目光怎的如此闭塞。”
我刚要张嘴反驳,一想也对,香巴拉佛境都存在世间,那桃花源为什么就不能存在。打渔的武陵人最后也没有落到好处,何必编造这样一个不会产生好处的故事。至于诗人口中的理想国,又缺了些浪漫主义色彩。
我们一路西行,伽陵仿佛是认得路一般,不断在山野中辨认方向,遇到岔路不见有丝毫的犹豫。我手中虽然有指南针和罗盘,但在山中走路,不比平路,没有直线可走,常常要上坡又下坡的绕行。
我们跟着伽陵走,才走了一日,我和她倒没觉得有些什么不适和劳累,伽陵却是走的气喘咻咻。再看张仪,面色娇红,额头上的汗水微微,是运动后活血的样子。只要张仪不累,我就不休息继续走下去。庆幸我带了些食物,走了两天以后,伽陵遥指远处的雪山峰顶,告诉我们,能看到了这个山就到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事实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能真的存在,历史上这里就是道教的圣地之一,有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之一的美誉。因此也有人说,陶渊明笔下的打渔的武陵人遇到的其实是秦代来此地修仙的隐士。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除了陶渊明以外,孟浩然、李白、王昌龄、王维、杜牧、韩愈、刘禹锡、苏轼等等曾经到过此处留下诗词歌赋,人生典籍。
我们随着伽陵在山里跋涉,我望着周围参天古木竟生出今夕是何年的错觉,总感觉自己一个回首,一个转身,就能遇见着古装的樵夫哼着悠远的民歌在我们的面前出现。其实没有这么美好,我只是感觉周围有人在看不见的地方窥视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